下一頁>>>>

愛上武夷,愛上巖茶 (圖1)
愛上武夷,愛上巖茶(3657字)
█伍振 文/圖
一踏上武夷山的土地,茶鄉(xiāng)的氣息馬上迎面撲來:映入眼簾的幾乎都是有關茶、茶具、茶園、茶場的廣告;在前往旅游景點的路邊、山坡上到處都是一塊一塊的茶園;透過敞開的大門,很多居民的客廳、院子里都擺有齊全的茶具,或精美或別致;經(jīng)常可以見到悠閑自得的人們,一人兩人三四人坐在一起品茶論茶,甚至可以聽見“呼、呼”地吸茶聲…… “千年儒釋道,萬古山水茶”,看來武夷山的茶文化不是浪得虛名。
名山出名茶,名茶耀名山。素有”奇秀甲東南”之譽的武夷山之所以蜚聲中外,除碧水丹山、風光奇秀外,還在于武夷巖茶。武夷巖茶是中國烏龍茶中的極品,為我國十大名茶之一。武夷山是烏龍茶的發(fā)源地,最早產(chǎn)于明末清初。因武夷山有“巖巖有茶,非巖不茶”之說,武夷巖茶因而得名。武夷巖茶它歷史悠久,據(jù)史料記載,早在唐代民間就已將其作為饋贈佳品,宋元時期已被列為“貢品”。元大德六年(1302)年,朝廷在武夷山設“皇家焙茶局”,創(chuàng)建御茶園,從此,武夷巖茶正式成為貢品。清康熙年間,武夷巖茶開始遠銷西歐、北美和南洋諸國,當時歐洲人曾把它作為中國茶葉的總稱。
我們欣賞武夷美景之余,隨意找了一個臨水的茶社品茗。茶具是乳白色的瓷壺杯,小如板栗,器身光滑古雅;茶桌是由胡楊木樹根鏤雕而成的,端坐之前,隱隱然顯著古樸;而茶則是武夷巖茶中極為有名的
大紅袍。

武夷山下品茶別有一番風味(伍振 攝) (圖2)
茶道小姐告訴我們,武夷巖茶分為巖茶和洲茶,在山為巖,是上品;在麓為洲,次之。從品種上分,它包括呂仙茶、洞賓茶、
水仙、大紅袍、
肉桂、白雞冠、烏龍、武夷奇種等,以“大紅袍”最為名貴,是茶中極品享有“茶王”之譽。“大紅袍”還有段美麗的傳說:古時有一秀才進京趕考,過武夷天心寺時病倒于途,寺僧救之以九龍窠崖壁上所長之茶,病即痊愈,且神志清新。金榜題名后,為報寺僧救命之恩,往茶樹前膜拜,并以自身紅袍披于茶樹上。紅袍揭后,茶樹現(xiàn)霞光,大紅袍因此得名。
據(jù)記載,生長在武夷山境內的大紅袍茶樹僅有數(shù)株:一株在天心巖九龍窠處,即現(xiàn)在能看到“大紅袍”摩崖石刻標志處,年產(chǎn)不到0.5千克(見1921年蔣叔南游記);一株在天游巖處,年產(chǎn)約1~2千克(見1921年蔣叔南游記);還有一株在水簾洞處,清朝嘉慶年間約產(chǎn)0.9千克,當時每千克售價銀元128元(相當于大米2000千克的價格)。但大多認為生長在天心巖九龍窠的那株才是正宗的大紅袍茶樹,這當然屬國家所有,97年大紅袍在香港拍賣,以每公斤136萬港元高價出售了25克;2002年在廣州茶葉博覽會上20克大紅袍拍賣價達到18萬盛名之下,傳聞頗多,足可見武夷巖名之茶質之優(yōu)、茶名之盛了。
此大紅袍是彼大紅袍否?茶道小姐笑而不答。
但見她輕輕的拆開封條,取出紫砂茶罐。茶是一包一包的量用真空封裝的。撕開茶袋,攝出幾片,頓覺一股清香撲而而來,讓人倍感愜意,茶,我們還沒品,就早已沉醉于這濃烈的茶境之中了。

武夷巖茶藝表演(伍振 攝)(圖3)
她選了農(nóng)夫山泉,燙壺淋杯溫器,投茶。泡、高沖、快斟,一盞騰著熱氣的茶端到了眼前,一股濃郁的清香早已泌人鼻端,竟沒有綠茶那種隱約縹緲之感。而那茶杯中的茶水,碧綠中透著紅潤,映著那潔白的瓷器,竟使人有“美酒琥珀夜光杯”之感。按照茶道小姐的提示,我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握住白瓷杯,作小口狀,讓茶水在口中回味片刻,然后再細口咽下,頓覺口舌生津,齒頰留香。此味道不同于龍井的青味,前者輕揚而后者低濁。這茶味更沒有綠茶之苦澀,也沒有紅茶的濃烈,卻兼取了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甜。而那幽遠的香味,仿佛是幽蘭入谷,那奇異的感覺,就像是山谷來風,人好似淋浴在春風中了。
沖泡第二水,略微感覺上水茶湯稍薄,延長了泡茶時間,湯色褐紅,入口有俊朗爽利感,仿如一清瘦干練男子,目光如電,茶湯入口即被“電”了一下,含湯咀嚼體味,茶香環(huán)繞。一時間,武夷山丹山碧水的精華,凝在這茶湯里,成為天地間造化的神妙。細細的看了葉底,柔軟的綠帶著紫紅的斑塊,怔忪間,回憶品飲時的感覺,奇妙而不可得。
沖泡第三水,感受了前水的味道,此道茶湯變的更適口,頗有巖韻,濕茶的香氣也變的更好聞了,焦糊的味道被巖茶獨有的香氣所替代,內斂的、深厚的、悠長的木乳香,不張揚、不停滯、不輕浮;再品,水質如同膨脹般厚重,香氣沉靜的盤桓。蓋香為花香,濕茶香不顯。巖茶之香不似龍井香氣豐盈,但比龍井的香氣更具穿透力。好象一滴內容豐富的酒??傄猜劜坏侥窍銡獾谋M頭。
下一頁>>>>
[FS:PAGE]
上一頁>>>>
下一頁>>>>

武夷山北斗峰下的茶園(伍振 攝) (圖4)
對于喝慣了龍井的我來說,武夷巖茶的優(yōu)長之處不僅在于它的清甜可口,還在于它的香正味醇。據(jù)茶道小姐介紹,一般的烏龍茶可沖泡十幾道,而且越?jīng)_味越純正。這使我不由得想起林語堂先生對茶的一個譬如:第一杯如小女孩,第二杯像少女,第三杯則似少婦了。武夷巖茶當是這一論法的最好詮注了,越喝到后來,便感覺到這茶味越醇、越儼。難怪武夷巖茶自古以來就成為文人墨客、達官顯貴、帝王將相所珍愛的奇茗。宋代文豪范仲淹詩云:“年春自動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西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碧K東坡贊武夷巖茶的詩中寫道:“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碧K東坡把武夷巖茶比作絕代佳人,確是生花妙筆。
仿佛知道我們的心思,這時茶道小姐才說,為了讓更多的人喝到“大紅袍”,武夷山茶科所經(jīng)過多年的研究培育,現(xiàn)已將“大紅袍”無性繁殖成功(即與各茶農(nóng)家中最優(yōu)秀的品種嫁接),并已批量產(chǎn)品上市,普通百姓也能喝到“大紅袍”了。不過,母本和子本的品質完全一樣嗎,我問道。她笑了笑說:感覺上是差一些,但還是屬于上品茶。
品茶當然得有茶道,茶道小姐一邊熟恁地演示著,一邊娓娓地向我們介紹著武夷巖茶,從它的流長淵源,到獨特巖韻,再到泡制程序、飲茶方式,室內頓時溢起了一種濃濃的風情。

武夷山風光(伍振 攝) (圖5)
茶道小姐又給我們沖泡了雪茶、茉莉花等茶,給我們講解茶葉的品種、質量、沖泡技巧、品嘗藝術,和我們邊喝邊談。其間,她喝茶時我們聽到了很響亮的“呼呼”聲,看到我們有些奇怪的表情,她解釋道:在武夷山,喝茶是應該發(fā)出聲音的,越是喝到好茶發(fā)出的聲音應該越大,如果喝茶沒有聲音,主人會認為客人嫌茶不好,就會換另一種茶,如果客人一直不發(fā)出聲音,主人就會一直不停地換茶,直到客人發(fā)出聲音或高聲贊嘆為止,否則,主人會很沒面子的。這種習俗有些類似在日本吃面條一樣。我學著喝茶時發(fā)出響聲,可是怎么也學不會,只好大聲說“好茶!好茶!”
茶一道道過去,小姐把一遍遍地演示著,感受著茶所帶來的無窮盡的滋味:或香、或甜、或香中帶甜、或甜中溢香……我們也似乎走進了一個茶的世界。這種美好的感覺,竟使我一下子對這武夷巖茶產(chǎn)生了好感,難怪那些嗜茶客發(fā)出了“兩腋清風起,飄然欲成仙”之感慨了。
“武夷山不獨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之奇而奇。” 和當?shù)厝艘徽勂鸩杈退闶谴蜷_了他們的話匣子,眉飛色舞滔滔不絕,茶鄉(xiāng)人的那份自豪和驕傲溢于言表。一位當?shù)乩险哒f,武夷巖茶之所以聞名天下,聲譽日隆,其最突出的特點是它獨處巖骨花香之勝地,品飲時有妙不可言的“巖韻”。

游客在武夷九曲溪流連忘返(伍振 攝) (圖6)
什么是巖韻?巖韻理應是喝出來的,但我聞茶香時能聯(lián)想到一人兄所說的帶著潮濕水汽的鐘乳石。高明的茶師把武夷巖茶的“巖韻”歸納總結為“香、清、甘、活”四個字。 香。 武夷茶的香包括真香、蘭香、清香、純香、表里如一, 曰純香;不生不熟,曰清香;火候停均,曰蘭香;雨前神具,曰真香,這四種香絕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茶香清純辛銳,幽雅文氣香高持久。清。指的是湯色清澈艷亮,茶味清純順口,回甘清甜持久,茶香清純無雜,沒有任何異味。香而不清是武夷巖茶種的凡品。甘。指茶湯鮮醇可口、滋味醇厚,回味甘夷。香而不甘的茶為“苦茗”。 活。指的是品飲武夷巖茶時特有的心靈感受,這種感受在“啜英咀華”時須從“舌本辯之”,并注意“厚韻”、“嘴底”、“杯底流香”等。正因為武夷巖茶具有”清、香、甘、活”,妙不可言的“巖韻”,所以蜚聲四海,譽滿九州,林古往今來的茶人愛的如醉如癡。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在武夷山九曲溪兩岸、在武夷山三十六峰之下,武夷巖茶遍布期間,點綴著這里的山山水水。武夷山其源遠流長的茶文化更是為它增添了不少千古留香的韻味。武夷巖茶馳名中外是與其優(yōu)異的自然環(huán)境分不開的。武夷巖茶種植區(qū)平均海拔650米,氣候溫和,冬暖夏涼,年平均溫度在18-18.5度之間;雨量充沛,年雨量2000毫米左右。山間常年云霧彌漫,年平均相對溫度在80%左右。茶園大部分在巖壑幽澗之中,四周均有山巒為屏障,日照較短,更無風害。武夷山的地質屬白堊紀武夷層,下部為石英班巖,中部為躒巖、紅砂巖、頁巖、凝灰?guī)r、火山躒巖五者相間成層,極宜茶樹的生長。優(yōu)越的自然環(huán)境和適宜的土壤造就出武夷巖茶獨特的韻味和優(yōu)良的內質。
聽著武夷巖茶的故事和茶道、茶經(jīng),捧著小如板栗的茶杯,嗅著沁人心脾的茶香,我醉了,實實在在地醉了。
這次去武夷山欣賞碧水丹山之余,終于讓我醉倒在武夷巖茶那份甘香濃馥的茶韻里。次日,離開武夷的時候,我欣欣然從當?shù)刭徺I了好幾罐武夷巖茶,我只想把那份齒頰留香的茶韻和我一起回家……
上一頁>>>>
下一頁>>>>
[FS:PAGE]
上一頁>>>>
下一頁>>>>

武夷山峰競秀(伍振 攝) (圖7)
旅游指南:
一、交通:
航空-------武夷山機場到度假區(qū)的路程在9公里左右,可起降波音737等中型飛機,現(xiàn)已開通武夷山至福州、廈門、香港、北京、上海、舟山、廣州、深圳、西安等20多條航線。具體請看武夷山航班時刻。機場有TAXI,從機場打的到度假區(qū),車費在20-30元左右?;虿叫袔追昼姷綑C場公路對面乘 6路公交抵度假區(qū),票價3元/人。
鐵路-------福州、廈門和泉州每天都有空調快速列車直達武夷山。南京、上海、杭州、合肥、漢口方向每天都有空調快速列車直達武夷山。武夷山火車站出口有2路公交車,1元抵站前大道下車,到公路對面乘6路車或至星村公交到度假區(qū)下車即可。如是夜里抵武夷山,則需打的了,費用20-30元不等。
提示:火車站和機場野導特別多,最好別選擇他們,無質量安全保證。很多出租司機就是野導,總之會想盡辦法拉到其他酒店賺回扣,一臺車,一部手機,一人就是一個旅行社,這是武夷山野導操作的方式。如果您把自已期待已久的武夷之行押在他們身上,大多是后悔的,壞了自已的好心情。
武夷山風景名勝區(qū)大部分景點可乘公交直達,大紅袍-水簾洞景區(qū)需包車前往,其他景點如自然保護區(qū)、龍川大峽谷瀑布、青龍瀑布、桐木大峽谷漂流、城村古漢城遺址、下梅古民居等景點都需包車前往, 旅游人數(shù)2人以上就可以考慮包車了,因為火車站或機場打的費用及景點公交和包車的費用差不多。

武夷山九曲漂流(伍振 攝) (圖8)
二、住宿:
市區(qū),景區(qū)都可以住,但是在景區(qū)居住相對來講方便一些,可是這里一定要注意一個重要問題,如果你選擇住在景區(qū),選擇賓館一定要講價,推薦武夷山郵電賓館三星級的,國企比較正規(guī)。一個晚上140-160元,反正武夷山一般就玩2-4天,所以住好一點不要虧待自己。入住的客人可享受:
1.免費接站、接機服務(需提前通知車次或航班)
2. 凡入住本酒店即可享受三項免費業(yè)務:
一、客房免費拔打市內電話、國內長途電話,
二、寬帶免費上網(wǎng)(網(wǎng)絡覆蓋酒店每一個角落),
三、客房免費看電影。
預定電話:0599-5134666

武夷山茶文化館外的大茶壺(伍振 攝)(圖9)
三、游玩:
票價很正規(guī)的,武夷山風景區(qū)共有5大景區(qū),即天游峰景區(qū)(電視劇《西游記》拍攝曾在此取景)、一線天-虎嘯巖景區(qū)、大紅袍-水簾洞景區(qū)、九曲溪竹筏漂流、遇林亭-蓮花峰景區(qū)。目前遇林亭-蓮花峰景區(qū)相對很少人走,而且需包車前往。天游峰號稱“武夷第一勝地”,九曲漂流是武夷的精華所在,老少皆宜。自古就有“不登天游等于白游,不坐竹筏等于白來”之說。一線天-虎嘯巖景區(qū)其秀無比,其峻無雙,它的險要曾令人生畏,望而卻步,極富挑戰(zhàn)性。大紅袍-水簾洞景區(qū)為武夷茶文化旅游線路,還是比較輕松的。這幾個景區(qū)在玩的時候都是相連的,如果要是時間不緊張建議都要走到,反正是通票啦。再一個地方就是黃崗山,山頂?shù)木吧_實是非常獨特,翻過山就是江西啦。
上一頁>>>>
下一頁>>>>
[FS:PAGE]
上一頁>>>>
下一頁>>>>

武夷九曲沿途都是武夷巖茶(伍振 攝) (圖10)
推薦線路:
第一天:上午:游覽云窩-天游峰景區(qū)(朱熹園、云窩、曬布巖、茶洞、天游峰、隱屏峰、天游閣、中正公園等景點)下午:游覽九曲溪--武夷宮景區(qū)(乘竹筏漂流九曲溪,沿途觀賞30多個景點;武夷宮、宋街、柳永紀念館、觀賞茶藝表演)
第二天:上午:游覽一線天-虎嘯景景區(qū)(一線天、風洞、神仙樓閣、集云關、天成禪院、語兒泉、賓曦洞、定命橋等景點)下午:游覽水簾洞-大紅袍景區(qū)(水簾洞、古崖居、天車架、鷹嘴巖、天心大佛、流香澗、九龍窠、大紅袍母本茶樹)
第三天:黃崗山或武夷漂流,黃崗山山上氣溫非常低,而且經(jīng)常會有大霧,一定要多帶衣服。如果去漂流要將手機、數(shù)碼相機等用密封袋包好。

武夷山水滋潤了武夷巖茶(伍振 攝) (圖11)
四、購物:
武夷山旅游購物市場主要集中在武夷宮宋街、星村竹筏碼頭、三姑旅游度假區(qū)和武夷山市區(qū)這四大塊地方。一般比較正規(guī)的旅游定點購物商店有,岑威購物廣場,寶樹堂制藥有限公司,武夷山書畫社,北苑茶藝交流中心,茶文化交流中心,延年靈芝場經(jīng)營部。
值得一買的,有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武夷巖茶,素有“八閩山珍”之稱的武夷筍干、紅菇、香菇、白蓮,以及木制品、竹制品、蛇類制品、陶瓷、茶具等旅游工藝品。最好是貨比三家哦。景區(qū)內的超市比景區(qū)內便宜。不過要是想買到好的茶葉最好要有熟人帶。武夷山出產(chǎn)的大紅袍茶葉非常名貴,如果沒有特別的鑒別能力,不要隨便購買開價極高的,只是圖個愉快和紀念,可以買些便宜的嘗嘗。還有記得砍價,如果不買千萬不要亂摸亂碰,不要輕易評價好壞。景區(qū)還有很多賣蛇粉、蛇藥的,最好不要輕信推銷,根據(jù)需要采購。

武夷山摩崖石刻(伍振 攝) (圖12)
五:武夷巖茶知識簡略
武夷山有茶樹品種王國之稱。武夷巖茶申請“原產(chǎn)地域保護產(chǎn)品”后,頒布執(zhí)行了武夷巖茶國家標準(GB18745-2002)。按國標規(guī)定,武夷巖茶產(chǎn)品分為五個品種系列:水仙、肉桂、大紅袍、名叢和奇種。其中大紅袍是從名叢中單列出來的名叢(是名叢之首和公認的武夷茶王),其余的名叢如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半天妖等有幾百、上千種,統(tǒng)歸一個系列。近幾年武夷山還引進了外地的烏龍茶優(yōu)良品種,有少量栽培、生產(chǎn)和上市銷售,如黃旦、奇蘭、黃奇、黃觀音,金觀音等。
肉桂——武夷巖茶當家品種之一:
肉桂原為武夷名樅之一,無性系、灌木型、中葉類、晚生種。
成品茶特征:條索緊實、色澤烏潤砂綠,香氣濃郁、辛銳似桂皮香,滋味醇厚甘爽帶刺激性,湯色橙黃至金黃、透亮,葉底綠葉紅鑲邊顯、軟亮。
水仙——武夷巖茶當家品種之一:無性系、小喬木型、大葉類、晚生種。
成品茶特征:條索肥壯(壯實)、色澤烏綠潤帶寶色、葉背?,F(xiàn)沙粒,葉基主脈寬扁明顯,香幽長似蘭花香,味濃醇而厚回味甘爽,湯色濃艷呈深橙黃色或金黃色,葉底軟亮、朱砂紅邊明顯,耐沖泡。
上一頁>>>>
下一頁>>>>
[FS:PAGE]
上一頁>>>>
下一頁>>>>

武夷山摩崖石刻(伍振 攝) (圖13)
武夷名樅:為武夷菜茶有性群體中單株選育的品種群,絕大部分為灌木型、中葉類、晚生種。外形緊結勻整,色澤青褐油潤;天然花香細、幽、長;滋味醇厚甘爽、巖韻顯;湯色橙黃明亮。品種風格介于肉桂和水仙之間,大部分有野茶的風味。
武夷十大名叢為: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半天妖、白牡丹、金桂、金鎖匙、北斗、白瑞香。
武夷奇種:由當?shù)氐牟瞬杵贩N采制而成。
特征為:外形緊結勻整,色澤鐵青帶微褐,較油潤。有天然花香而不強烈,細而含蓄,滋味醇厚甘爽,喉韻較顯,湯色橙黃清明,葉底欠勻凈,與他茶適量拼配,能提高味感而不奪他茶之勝是其特點,耐久儲。

武夷山下,隨處可以看見茶文化(伍振 攝) (圖14)
武夷巖茶貯存方法:武夷巖茶比較耐儲藏,巖茶對儲藏溫度要求一般在20℃以下。保管得當,密封,干燥,避光,正??梢詢Σ?8個月以上。(一般清香型的武夷巖茶較不耐儲存,更易出現(xiàn)返青),傳統(tǒng)濃香型巖茶(中足火的茶)香味更耐儲藏而且儲存的時間久后,茶湯滋味反而會更加的醇滑! 武夷巖茶是條索狀容易碎,不宜抽真空,一般外面的包裝采用硬質包裝,內袋用鋁泊袋包裝效果更佳。只要做到不讓茶葉漏氣,每次喝完袋口扎緊,或者買些密封性能好的不銹鋼或者其他密封性能好的的茶葉罐存放都可以!保管比較簡單,主要做到密封,干燥,避光既可。一般不提倡在冰箱低溫保存,如果放在冰箱保存也是可以的,但是最好是用要錫泊袋密封袋,一定密封性能要好。要不反而容易受潮。
巖茶的沖泡要領:一,置茶量可根據(jù)喝茶的人數(shù),自己的口味靈活調整掌握,置茶量多的時候出水快些,少則慢些,一般7-10克的茶葉以裝105毫升水的壺為比例為佳,如果就按體積來置茶,一般為沖泡壺具容積的1/3--1/2左右。(當然用體積的辦法來投放茶量要區(qū)別與鐵觀音的放法,巖茶是條索形,體積相對大,鐵觀音是經(jīng)過包揉工藝結實,干茶重.)反正靈活掌握就是!具體的置茶量沒有定論。二,水溫:要現(xiàn)開現(xiàn)泡。一定用開的水!三浸泡時間一般為1至3泡浸泡10——30秒,以后每加沖一泡,浸泡時間增加10——20秒。浸泡時間的調整原則為1至6泡的湯色基本一致,一般可沖至六泡以上。當然沖泡次數(shù),湯色與浸泡時間,和置的茶量有關系。四,沖泡方法:沸水高沖到略高于容器面,刮去壺、杯表面泡沫,淋凈蓋子后蓋好壺、杯。分杯應低斟,可減少茶香飄逸。品茶時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并反復幾次。聞香有聞干茶香、蓋香、水香、杯底香、葉底香等等;嘗味時須將茶湯與口腔和舌頭的各部位充分接觸,并重復幾次,細細感覺茶湯的醇厚度及各種特征,綜合判斷茶葉的特征和品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