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時間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發(fā)布日期:2008-03-30 0:53:07 訪問次數(shù):1917
文 / 田雨HXH
還是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我國的極品名茶是生長在福建省武夷山的一種名叫“大紅袍”的茶。我想,茶樹能以“大紅袍”命名,并享有皇帝一樣的殊榮,這在中國茶史上堪稱是一大奇跡,也許在我國所有的茗茶中,最神奇的就是這武夷山“大紅袍”了吧!“品味“大紅袍”就像仰視一位偉丈夫,大氣凜然,雄渾堅強,恰如武夷山之巖;品味“大紅袍”又像靜觀一位奇女子,清澈坦蕩、層次豐富,更似九曲溪之水?!庇洸坏眠@話是誰說過的了,細細的品味起來,倒讓人很是欽佩說這話的人所擁有的胸懷和意境。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2002年茶品拍賣會上的一則消息:20克原生大紅袍茶竟拍出了人民幣18萬元的天價!聽到消息后讓我驚詫不已,這消息是真的嗎?這還是茶品嗎?20克黃金和美玉又能值多少錢??!由此讓我萌生了要去武夷山朝拜的念頭。
武夷山果然名不虛傳。初次領(lǐng)略山川秀美風(fēng)光無限的武夷山是在一個仲春的午后,碧綠的植物遮蔽整個山體,坡巖上那些茂密的茶樹郁郁蔥蔥,歡暢流淌的小溪叮咚作響,天心寺香火旺盛,禪意繚繞,仿佛是在彰顯著大紅袍的神圣和傲然。在導(dǎo)游小姐的引導(dǎo)下,我走在武夷山被山壁兩夾僅容一個人通過的幽幽小徑上,邊走邊觀望兩邊的景色。來到一處空曠地帶,前方峭壁上的十三方摩崖茶詩躍然入目,各體書法超然飄逸,展示著文人騷客們到武夷山朝圣時的杰作:“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薄拔湟南吽诹Q?,前丁后蔡相籠加?!薄拔湟母咛幨桥钊R,采取靈根手自栽?!苯^美之詞,將武夷巖茶渲染的芬芳四溢,仿佛在告訴著人們:那神秘的大紅袍就要展示在你面前了。
進入了巖壁對峙、曲徑通幽的天心巖九龍窠。抬頭望去,只見在懸崖峭壁之上,有一個小小的平臺向外伸展,在平臺身后,巖壁直立,如同天然屏障,保證了此地風(fēng)和日麗,氣溫如常,更絕妙的是,巖壁上刀劈斧砍般地有一道巨大的巖縫,壁頂終年有細小的山泉順流而下,隨水流落的還有蘚苔、腐葉之類的植物,也許正是這集天地之精華,天然生成的清純?nèi)头饰值耐恋?,使得“大紅袍”茶樹獨得日月甘泉的滋養(yǎng),才能產(chǎn)生出天賦不凡的茶品來。那幾棵神奇的茶樹就生長在那里,從外形上看,這幾棵茶樹并沒有什么與眾不同之處,但為什么它就能價值千金呢?我想可能不是因為茶樹種的獨特,而是因為它數(shù)量的稀少和它生長的地理環(huán)境獨一無二得天獨厚的原因吧。
沒容我問,導(dǎo)游小姐就向我介紹說: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東南部,丹山碧水峰巒毓秀,郁郁蔥蔥,它方圓60公里,有36峰99名巖,巖巖有茶,茶以巖名,巖以茶顯,故名“巖茶,”“巖韻”是武夷巖茶獨有的特征,巖壁上至今仍保留著1927年天心寺僧人雕鑿的“大紅袍”石刻?!按蠹t袍”名樅茶樹,生長在武夷山九龍窠高巖峭壁上,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晝夜溫差大,巖頂終年有細泉浸潤流滴。這種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造就了大紅袍的特異品質(zhì),有“茶中之圣”的美稱。大紅袍茶樹現(xiàn)有6株,都是灌木茶叢,葉質(zhì)較厚,芽頭微微泛紅,陽光照射茶樹和巖石時,巖光反射,紅燦燦的耀眼奪目。它品質(zhì)穩(wěn)定耐儲藏,外形條索緊結(jié),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后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典型的葉片有綠葉紅鑲邊之美感。沏泡好的大紅袍色澤如瑪瑙,那種特殊的幽香撲鼻而至沁人肺腑。它的茶條顏色墨綠,形狀粗獷,在白瓷杯里真像黑色的游龍一樣,品茶時,必須按“工夫茶”小壺小杯細品慢飲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嘗到巖茶之顛的韻味,即使是沖泡七、八次仍香味綿延?!按蠹t袍”是烏龍茶中花香巖骨的武夷巖茶中品質(zhì)最優(yōu)異者,它最突出之處是香氣馥郁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味道不是清香,也不是花香,在口中有厚重的“骨感”,是一種燃烤后的香氣,滋味有特別的醇厚感,飲后回甘快、余味長,香氣不論高低都持久濃厚,茶冷仍幽香飄逸,開始聞的時候是熱香,隨著溫度的降低,冷香逐漸顯露出來了,從“王者之香”一直聞到“隱者之香,”這就是“大紅袍”獨特的明顯的“巖韻”。在九龍窠下的九龍茶廳釅一壺濃香四溢的大紅袍,湯赤赤,香裊裊,意渺渺,未及品茶人已經(jīng)醉了。[FS:PAGE]
我認真的聽著導(dǎo)游小姐的介紹:關(guān)于大紅袍茶有很多的傳說,但每一種傳說都充滿了很神秘的色彩而耐人尋味。流行最多的還是它與一位秀才的故事:傳說古時候有一窮秀才赴京趕考路過武夷山,病倒在路上,幸好被天心寺老方丈看見,泡了一碗茶給他喝,病馬上就好了。后來秀才金榜題名中了狀元,還被皇帝招為駙馬。一個春日,狀元來到武夷山謝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來到了九龍窠,但見峭壁上長著三株高大的茶樹,枝葉繁茂,吐著一簇簇嫩芽,在陽光下閃著紫紅色的光澤,煞是可愛。老方丈說,那年你病倒在此地,我就是用這種茶葉泡茶給你治好的,此地很早就有個風(fēng)俗:每年逢春日茶樹發(fā)芽時,就鳴鼓召集群猴,穿上紅衣褲,爬上絕壁采下茶葉,炒制后收藏,可以治百病。狀元聽后便要求采制一盒進貢皇上,于是廟內(nèi)燒香點燭、擊鼓鳴鐘,僧眾一起向九龍窠進發(fā)到茶樹下焚香禮拜,齊聲高喊“茶發(fā)芽!”然后采下芽葉,精工制作,裝入錫盒。
狀元帶著茶進京后,正遇皇后腹痛難忍,臥床不起。他立即獻茶讓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帝大喜,將一件大紅袍交給狀元,讓他代皇帝去武夷山封賞。一路上禮炮轟響,火燭通明,到了九龍窠,狀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將皇上賜的大紅袍披在茶樹上,以示皇恩。說也奇怪,等掀開大紅袍時,三株茶樹的芽葉在陽光下閃出紅光,眾人說這是大紅袍染紅的。從此它就成了年年進貢的貢茶,人們就把這三株茶樹叫做“大紅袍”,還在石壁上刻了“大紅袍”三個大字。
美麗的傳說渲染了幾分神秘,我為“大紅袍”有太多的傳奇色彩所傾倒,更為“大紅袍”的巖韻所迷醉,它的身世成了一個千古之謎,仍然停留在民間說法和神話傳奇的層面,招引著人們?nèi)タ嗫嗵綄ず涂甲C。而“大紅袍”卻因此成了萬茶之尊,成了武夷巖茶的代名詞。
后來有朋友對我說,“大紅袍”之名應(yīng)該來源于茶樹的自然形態(tài)。在春芽萌發(fā)的時候,嫩芽呈紫紅色,在陽光下,遠遠望去,茶樹紅艷,故歷史上亦有“奇丹”之稱。
可現(xiàn)實中的大紅袍更讓人稱奇:它之所以如此珍貴,還在于它的產(chǎn)量極少。茫茫的武夷山,至今僅存有6棵350年的原生大紅袍茶樹,上個世紀日本人入侵時,為保衛(wèi)大紅袍,當?shù)卣坏貌慌芍乇咽?,才使得茶中圣品不與刀槍為伴。九龍窠這幾棵母樹的年產(chǎn)量多則二斤,少則8兩,被稱為第一代大紅袍。它是烏龍茶中的極品,以其卓越的品質(zhì)贏得盛名,更因為其稀少而顯的倍加珍貴!當?shù)厝嗣裾疄檫@幾棵茶樹,在保險公司投保一個億,每年采摘時節(jié),都有警衛(wèi)保護。20克茶葉曾經(jīng)拍出18萬的天價也就不足為奇了,正因為此,它才比金還貴,比玉還珍。
世上喜愛品茶的人很多,但最能把茶品出味道來的卻是僧侶和文人,僧侶們遠離塵世的繁雜和喧囂,心清如水的閑觀塵世上那些來去匆匆的營蠅茍狗的人和事,才能品出茶的博大精深,領(lǐng)略茶的奧妙和樂趣?!皬膩砑衍萍讶?,”文人把茶當做絕世美人,紅袖添香依紅偎翠才能靈感頓生妙手著盡天下美文,這曼妙的意境也只有文人才能領(lǐng)略到。可最讓我不能理解的是我國古代官場上竟然把茶用在“端茶送客”上,端杯飲茶成了下逐客令的代名詞,看來達官顯貴們對于茶來說也只能是“飲”和“喝”了,因為他們?yōu)榱俗约旱牡撐徽觳粨袷侄蔚耐稒C鉆營演戲作秀,喝茶就是附庸風(fēng)雅和腸胃的享受而已,哪里有時間和心境去細細的品味呢?更不用說體味茶幽深的境界了。官場將茶視為儀,商人用茶謀于利,這是人類的悲哀,更是人類對圣潔的香茗極大的褻瀆和污辱啊。
我看著這六株大紅袍沉思著,至于茶是什么就不重要了。佛說的最高境界就是凡人最平常的心態(tài)。大紅袍樸素而生,數(shù)百年來就在這里觀望著紅塵滾滾中的蕓蕓眾生,自已也在渡過了滾滾紅塵中數(shù)百年的歲月,任由塵世的人們品評著神化著,集人間千萬般贊頌與愛戴于一身,而自己卻依然如故的守候觀望,可它在守候著什么?它又在觀望著什么?任世人去枉費心思的去猜想……
上一文章:大紅袍與天心永樂禪寺
下一文章:大紅袍的自豪和煩惱